如何让学生相信你在乎他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罗雷鸣
摘 要:在中专,很多学生认为教师从来都不关注他、不在乎他,事实上很多教师都很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学生相信教师在乎他、关注他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教师,关注
一、 对学生要多说好话
学生对许多词语具有反感情绪,例如“笨蛋”、“傻子”、“狗改不了吃屎”等,学生如果听到教师骂他们这些词语,学生十有八九会变得情绪急躁,会在学生群中说教师的坏话,甚至想尽办法与教师在课堂等场合进行对抗,令到教师下不了台。事实上教师不会故意说这些难听的词语给学生,有时可能是因为“狗急跳墙”,有时可能是因为“没注意”,有时可能是因为教师脾气真的是恨铁不成钢……我相信所有的教师都是爱学生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够成才的,但不管怎么样,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管好自己的“嘴巴”,对学生要多说好话。因为语言是可以影响人的一辈子的,对学生说了不该说的话,对学生产生的伤害可能是长久的,难以消除和治疗,因为它对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产生了伤害。事实证明语言暴力会摧残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学生厌恶老师、厌恶学校、厌恶学习、厌恶社会,更深一步可能会仇视社会,走向犯罪的深渊。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没有比儿童心灵遭受折磨更令人难过了。心灵的创伤往往多年不愈合、甚至拖延一辈子。”虽然中职学生已不再是儿童,但心灵的创作一样存在的。因此,不管学生犯了多大的错误,作为教师一定要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学生多讲好话,使学生从老师的话语中得到温暖,相信“一句话能把人说得蹦起来,一句话也能把人说得笑起来。”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自然觉得老师是在乎他的,是在关心、关注他的成长的。教师要尽量找到合适的时间、地点、事情去为学生说好话。
二、 多看学生优点,少看学生缺点
在中职学校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好坏,老教育家陈鹤琴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好学生,你必须首先让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觉到他在教师的眼里是好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但平时教学中教师却是千方百计的指出学生的不足、缺点,并试图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去克服缺点,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本人的做法是尽量发掘学生的优点,使他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生,学生自然会朝着好学生的方向前进。如何发掘学生的优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要多关注自己的学生。本人班上有一个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说话、顶撞老师、上网……各种各样的毛病应有尽有,令本人和科任教师极为苦恼。本人也多次从各方面去寻找他的亮点,关注他的言行,但总是没找他的什么优点。有一次坐公共汽车无意中碰到他,因为人多他没有看到坐在后排的我,但当车到站上来一个老太太时,他立刻起来让座,看到这个场面,我高兴极了,终于找到了表扬他的理由。于是在接下来的班会课,我就把他让座的事情在班上大大的表扬了他,说他是一个有爱心并且尊敬老人的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把他说得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星期一升旗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他没有迟到并且穿好校服来到操场集合,于是我又找机会表扬了他按时参加升旗仪式的事情。这样我遇到他进步的事情就有意无意的表扬他,慢慢的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在期末我还打了电话专门和他父母说了他进步的事,并让他的父母在他回到家的时候也好好的表扬他一番。记得谷田雅春说过:“要培养好孩子,首先要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同样要培养好学生,首先要表扬,肯定学生的优点。一个看起来满身毛病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慧眼,不断的发现他的优点并表扬他,让他觉得老师其实一直在关注他,他的内心肯定会受到感化,慢慢的也会成为一个好学生。
三、 理解学生学习的难处,多给鼓励帮助
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困难,很多学生看起来也很努力学习,就是成绩上不去,慢慢的自己对学习就泄气了。班上就有一位这样的学生,平时很认真听讲,看起来是能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的,但有一天晚自习他找到我,和我说他学习的苦恼:“上课听不懂,书本看不明,题目不会做,花了那么多的时间自己也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上不去,真想退学回家种田算了!”听完学生的牢骚,我给他分析了他目前的学习状况,并跟学生说明对他学习的态度。一是在学习方面,我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看学生的努力程度;二是告诉学生学习要投入的时间比想象的要多的多;三是学习就像减肥戒烟,一天两天体重是下不来,烟瘾也是戒不掉的。最后告诉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打电话向老师请教,在老师晚上值班的时候也可以向他开开“小灶”,帮他解决学习的问题,并把他调了位置与科代表坐一起,方便他问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会让学生看到教师对他的关心与爱护,让学生觉得教师是重视他的,一直在关注他的,这样做除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外,还会增进师生的感情。
四、 用事实证明你没有放弃学生
很多中职学生都是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就很差,还有部分连初中都没有毕业,而且挺多学生在初中时就染上很多不良的习惯,例如抽烟、喝酒、沉迷网络等,来到中职学校学习也顺便把那些不良的习惯也带过来了,而且学生并没有因为来到新学校而有所改变的意思。对这些学生,从班主任到科任老师都是非常头痛的,因为这部分学生通常上课迟到、早退、上学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总之,把老师们都搞得焦头烂额,给教学和班级工作都带来极大的难度。本班有一名学生王明,成了班上“后进生”的“头儿”,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形成了一个小团体,与他同宿舍的人一起和他迟到、早退、玩手机、甚至晚上翻墙外出通宵上网,劣迹斑斑,班上学习较好的学生对此深恶痛绝。王明还说:“我们这些差生在初中老师们都已经放弃了我们,来到中职学校,老师当然也会放弃我们,我们的父母也放弃了我们,让我们来这里读书也只是让我们长大一点才出去社会混而已,读书有什么用?”对如此影响坏的学生,本人通过思考后找他进行了谈话。在与王明的谈话中,告诉王明老师是如何关注他的。第一告诉他我与他家长联系的情况,知道他的父母为了养家拼命工作,以至于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使他的学习成绩变得很差,行为也越来越反常,其实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父母觉得害了他,这点也是他父母感到最为内疚的事情。第二他翻墙外出上网,是被学校值班的老师捉了个正着,老师向值班老师求情,允许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第三告诉他其实他很聪明,思维很好,从他下得一手好围棋就知道;第四他很有领导天赋,因为他能把班上的那些所谓的“差生”领导得很好,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大家都听他的。王明听到我说的话,很是惊讶,不明白班主任为何能知道他这么多的事情。我对他说其实老师一直在关注你,关心你,如果你能改好自己的行为,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也会有所成就的。不仅仅王明,对班上的其他“差生”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使学生知道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也一样希望他们以后能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其实每个老师、班主任都是关心学生的,对学生的付出是实实在在的,只是学生有时候不知道或者无法理解而已,这时候有必要把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关注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时刻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愿意帮助他的。
通过以上四种方法,再加上老师们的耐心、爱心,多与学生接触,多发现学生的亮点,让学生明白老师们的付出,最终知道老师其实是和父母一样时刻在关心着自己的,慢慢的也会发生质的转变,成为一名好学生。